華電國際擲7億搶得露天煤礦控制權
发布时间:2011-09-26 点击次数:1307次 斥资7.15亿元,华电国际拥有了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燕家塔露天煤矿85%的股权。
華電國際投資恰恰處于內蒙古自治區煤炭企業兼並重組階段,公司控股收購浩源公司後,不僅擁有了對燕家塔露天煤礦的控股權,而且具備整合燕家塔露天煤礦周邊煤礦的條件。董秘周連青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指出,“公司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去尋求煤炭資源,若條件成熟就進行投資。”
業內人士保守估計,按照2010年華電國際近2億元的淨利潤計算,這一年産120萬噸的煤礦每年最低將爲公司帶來近1億元的收益,占去年公司淨利潤的比重過半,與2011年上半年公司1.18億元的淨利潤接近持平。
對于火電企業來說,主營業務火電近幾年的不給力導致公司虧損連連,債務不斷。各家公司各種的自救活動也同時進行,而投資上遊煤礦則是衆多火電企業不約而同的自救方式。
華電國際也不例外,集團2010年正式提出“第二次創業”,發展核心放在新能源和煤炭開采業務上。
而對于多家火電企業涉礦,大通證券研究所煤炭行業分析師于洪認爲,這種方式只能作爲電力企業暫時解決成本問題的特殊條件下的方式,並不具有推廣性。
這種特殊的條件就是目前市場煤計劃電的現狀,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指出,“在電價機制扭曲的背景下,火電企業投資上遊煤炭正是煤電一體化需要的,但是以這種市場化的方式去推動煤電一體化太慢了。”同時表示,“火電企業近幾年投資煤礦開始多起來,正是因爲電價機制的扭曲導致。”
而華電國際董秘周連青則表示出不同的看法,“電力企業往上遊發展投資煤礦,煤炭企業往下遊發展投資電力,這都是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不是某一階段的特殊表現。”
華電國際每年會有150億元左右的資金用于公司投資,此次投資內蒙古燕家塔露天煤礦,與當地較好的運力也有關聯。該礦臨近包東高速公路及包神鐵路。
同時,燕家塔露天煤礦資源可靠,賦存平穩,煤層條件較好,地質構造簡單,煤層埋藏較淺,適應于實行露天開采,建設投資和生産成本較低,便于安全管理。根據煤層賦存情況,燕家塔露天煤礦實際資源量可進一步拓展。
燕家塔露天煤礦目前批采面積約爲10.04平方公裏,核實資源保有儲量爲7672萬噸,預計可采儲量約爲5460萬噸。也就是說,以産能每年120萬噸計算,該煤礦至少可以開采45年,而7億元的成本投資不出7年就可以賺回來。
這樣看來,華電國際的這樁買賣做的只賺不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