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目錄 CATALOG
煤市縮影:運煤各大通道“靜悄悄”
发布时间:2015-07-29 点击次数:1807次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京藏高速-這條被戲稱爲超長停車場的能源通道已經好久不堵了,原因很簡單——沒貨源。
京藏高速起點爲北京,途經呼和浩特、包頭、銀川等重要資源城市,終點爲拉薩,是連通西北與東部地區的交通大動脈,更是內蒙古重要的“能源通道”,連通的是煤炭的産地和消耗地。
內蒙古在煤炭産量快速增長的同時,鐵路、公路資源建設卻未能與之匹配,在煤炭産量激增與鐵路運力不足的矛盾之下,煤炭出區只能選擇公路。
內蒙古煤炭運輸量的一半以上,都是通過京藏高速公路運輸出去。鼎盛時期,京藏高速高峰日車流量約7萬輛,已超過最大通行能力的3倍。大堵車曾經綿延120公裏,堵上好幾天,有利可圖的卡車司機們仍然魚貫往裏紮,路邊汽配店、賣熱水給卡車司機都做成了一個産業。
甚至爲了解決煤炭運輸瓶頸,從鄂爾多斯的准格爾旗到蒙冀交界處的興和縣,也就是從産煤地直接到內蒙古的出區門戶位置,專門建了我國首條重載高速公路——准興高速,以及與京藏高速在內蒙古段平行的京新高速。
同樣受到冷落的能源通道還有包茂高速的陝西段。這條道路的擁堵情況是陝西經濟的晴雨表。過去10年裏,排成長隊的重型卡車裝載的是榆林出産的原煤、天然氣、甲醇等原材料和化工産品。但是,從2013年開始,馬路陡然空曠了起來,以往運煤車動辄排出幾公裏的長隊不見了。
與此同時,我國煤炭運輸第一大通道、最繁忙的貨運鐵路——大秦鐵路,如今正遭遇運量不足、煤價倒挂、企業存煤劇降的尴尬現狀。
據大秦鐵路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公司核心經營資産大秦線完成貨物運輸量3377萬噸,同比減少13.28%,和5月貨運量3543萬噸相比,也有所下降。而今年1月,大秦線完成貨物運輸量盡管同比減少3.9%,但仍有3819萬噸。
“西煤東運以往都是滿負荷運行,一車難求,但現在已經變成貨運‘吃不飽’、運量有所閑置的狀態了。”神華集團一位高層表示。
2014年年底正式通車的瓦日鐵路,由山西駛向山東濟甯、泰安、日照等六市,這是一條重載鐵路,可大大緩解晉陝蒙煤炭能源基地的鐵路運輸壓力。然而,建好之後准備大展拳腳的瓦日鐵路,卻遭遇了鐵路貨運史上最冷的冬天。
大秦鐵路的終點站秦皇島港,是國家“北煤南運”、“西煤東調”能源運輸布局的重要樞紐。7月中旬,秦皇島港的港口吞吐量重新回落,港口待裝船舶減少,其中,7月中旬錨地煤炭待裝船舶日均19.8艘,而上旬該數據爲23.4艘。
不仅是秦皇岛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的终点站黄骅港、黄万铁路的终点站天津港(13.72, -0.40, -2.83%)均遭遇了库存下降、船舶减少的窘境。7月中旬,国内主要港口煤炭库存总量继续回落,截至7月17日,全国12个主要港口煤炭库存量为2587.46万吨,较7月10日减少38.02万吨。
流通環節費用高,被認爲是國內煤炭價格相對外煤缺乏競爭力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國自産自銷的煤炭價格依然高于漂洋過海而來的同樣質量的煤炭,價格倒挂嚴重。業內人士認爲,以蒙煤東運爲例,鐵路車皮尋租、公路罰款和過路費等費用占比甚至接近港口煤炭價格的一半。
1月份,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重點地區煤炭消費減量替代管理暫行辦法》,計劃到2017年,北京市煤炭消費量比2012年減少1300萬噸,天津市減少1000萬噸,河北省減少4000萬噸,山東省減少2000萬噸。以上海、江蘇、浙江、廣東等四省市各減量1000萬噸計算,到2017年,列爲重點地區的8省市與2012年相比煤炭消費合計將減量1.23億噸。這意味著相對應的煤炭貨運也將跟著減少。
苦日子好似看不到盡頭。世界銀行7月22日發布的大宗商品季度展望報告中預測稱,由于供大于求,2015年主要大宗商品的價格將繼續下跌。由于中國正在向消費驅動型經濟轉型,並啓動了控制汙染的系列政策,預計其金屬及煤炭的消費或將發生顯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