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水分分類方法
发布时间:2013-12-22 点击次数:1359次1.煤的全水分:是煤炭按灰分計加中的一個輔助指標。煤中全水分,是指煤中全部的遊離水分,即煤中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之和。必須指出的是,化驗室裏測試煤的全水分時所測的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與上面講的煤中不同結構狀態下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是完全不同的。化驗室裏所測的外在水分是指煤樣在空氣中並同空氣濕度達到平衡時失去的水分(這是吸附在煤毛細孔中的內在水分也會相應失去一部分,其數量隨當時空氣濕度的降低和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這時殘留在煤中的水分爲內在水分。顯然,化驗室測試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除與煤中不同結構狀態下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有關外,還與測試是空氣的濕度和溫度有關。
2.煤中游离水和化合水:煤中水分按存在形态的不同分为两类,既游离水和化合水。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吸附在煤颗粒内部毛细管中和附着在煤颗粒表面的水分;化合水也叫结晶水,是以化合的方式同煤中矿物质结合的水。如硫酸钙(NaSO4.2H2O)和高龄土(AL2O3.2SiO2.2H2O) 中的结晶水。游离水在105~110C的温度下经过1~2小时可蒸发掉,而结晶水通常要在200C以上才能分解析出。煤的工业分析中只测试游离水,不测结晶水。
3.煤的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煤的遊離水分又分爲外在水分和內在水分。外在水分是附著在煤顆粒表面的水分。外在水分很容易在常溫下的幹燥空氣中蒸發,蒸發到煤顆粒表面的水蒸氣壓與空氣的濕度平衡時就不再蒸發了。內在水分是吸附在煤顆粒內部毛細孔中的水分。內在水分需在100C以上的溫度經過一定時間才能蒸發。當煤顆粒內部毛細孔內吸附的水分達到飽和狀態時,這是煤的內在水分達到最高值,稱爲最高內在水分。最高內在水分與煤的孔隙度有關,而煤的孔隙度又于煤煤化程度有關,所以,最高內在水分含量在相當程度上能表征煤的煤化程度,尤其能更好地區分低煤化度煤。如年輕褐煤的最高內在水分多在25%以上,少數的如雲南彌勒褐煤最高內在水分達31%。最高內在水分小于2%的煙煤,幾乎都是強粘性和高發熱量的肥煤和主焦煤。無煙煤的最高內在水分比煙煤有有所下降,因爲無煙煤的孔隙度比煙煤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