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和交通是中國城市空氣汙染主要因素
发布时间:2013-12-18 点击次数:1171次核心提示:10月23日,公衆環境研究中心等在北京發布了《2012年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評價報告》。《報告》顯示,部分地區大氣汙染狀況嚴重,主要來自燃煤和交通、揚塵。10月23日,公衆環境研究中心等在北京發布了《2012年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評價報告》。《報告》顯示,我國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取得重要突破,一批城市開始按照新法規發布PM2.5等重要汙染物監測數據,其中,廣州、深圳、東莞、中山、北京等爲空氣質量信息公開程度最高的前五位城市;但公開的環境信息表明,部分地區大氣汙染狀況嚴重,主要來自燃煤和交通、揚塵。
据《报告》,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武汉、南京、济南等9个重点大城市,其国控各监测点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3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值存在明显差异,浓度差异倍数(最高值/最低值)最高达3.9倍。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微博)说,该结(发热量测定仪)果表明,鉴于城市监测点位污染浓度差异较大,合理设置监测点的位置和数量,对科学反映城市真实空气质量水平至关重要;尽管城市平均空气质量能达标,但其中某些区域可能未必达标,这些区域的环境和健康问题需引起关注。
《报告》显示,在北京等9个重点大城市,二氧化硫方面,除成都外,其余8个城市的浓度均在冬季最高、春季次之、夏季最低,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冬季供暖所消耗的更多燃煤;二氧化氮方面,除北京和重庆外,其余城市的规(发热量测定仪)律与二氧化硫相同;PM10方面,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和南京等 5个城市春季最高,冬季次之,其余4个城市结果与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浓度变化一致,主要原因可能与部分城市的春季风沙较多导致的扬尘有关。二氧化氮和 PM10的24小时平均浓度均存在明显的“双峰”特点,在早9点前后和晚21点前后出现峰值,主要是由于交通源排放及交通扬尘所致。
從區域汙染來說,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京津冀地區),上海、杭州和南京(長三角地區),廣州、深圳和佛山(珠三角地區)各國控監測點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汙染,隨月份變化總體呈現一致趨勢,具有較好吻合性,反映出我國城市空氣汙染的區域性。馬軍說,因此,在城市空氣汙染控制上,只有進行區域性的聯防聯控,才能有效改善空氣質量。
在公众普遍关注的PM2.5监测发布方面,截至今年8月31日,已公布PM2.5的有55个城市、192个点位。其中(发热量测定仪)北京在10月6日将发布点位增加到35个,是目前全国发布站点最多的城市。但武汉、成都和河北、江苏、浙江的多数城市仅公布一个点位,不能代表全市整体质量状况;山西 PM2.5实时数据曾出现数据更新不及时情况,西安、厦门、浙江各市仅每天公布一次;天津甚至一个月后才公布上个月的月度日均浓度。
马军说,通过对120个城市的各监测点每小时监测数据分析,部分地区大气污染水平比预期更突出,超过二氧化硫二级标准的19个城市中,有7个位于山东,初步推测与该省近年来能源消耗量大有关。
據悉,城市空氣質量信息公開指數(AQTI)由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公衆環境研究中心于2010年合作開發。今年的AQTI指數評價圍擴展到113個城市。公衆環境研究中心還與北京工商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合作,對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統一公布的120個城市各監測點每小時監測數據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