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寒冬來臨 煤炭如何求生(煤炭發熱量測定儀)
发布时间:2013-12-17 点击次数:1426次風光了10多年的中國煤炭行業,從來沒有像現在過得這麽落魄過。
盡管“迎峰度夏”的傳統煤炭需求旺季已經到來,但煤炭行業仍然盤橫在市場的寒冬中。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自2011年11月創出曆史新高834元/噸後一路下跌到目前的610元,累計跌幅高達26.86%。
煤炭市場蕭條的背後,是煤炭企業的艱難求生困境:山東煤炭企業35%陷入虧損,山西省煤炭行業利潤大降近七成。
不過煤炭行業的這已境況有望得到改善。近日國務院召開座談會,專門研究減輕煤企稅費並規範進口煤市場。而由國家能源局主導的《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也已經進入發布倒計時,對給國內煤企造成沖擊的進口煤設置了高門檻。
烏金褪色
煤炭行業面臨著十年來罕有的困難局面。
分析認爲,因爲發達經濟體經濟持續增長乏力,內部需求嚴重不足,致使我國浙江、山東多省出口型企業大面積限産、減産,從而導致了煤炭的需求量急劇下滑。另外淘汰高耗能産業被收緊,導致企業普遍開工不足,制約了煤炭的需求。
産能過剩、價格持續走低使越來越多的煤炭企業正陷入到虧損泥潭中。作爲華東地區第一産煤大省的山東,煤炭企業已有35%陷入虧損,地方煤礦中超過三分之一出現虧損。
1-4月份,山東煤炭生産原煤同比下降4.53%,銷售商品煤同比下降8.66%,煤炭商品煤銷售收入同比下降14.48%。全省商品煤的平均售價也比年初下降6.25%,同比減少78.49元每噸,下降11.34%。
作为山东省内煤炭生产龙头企业的兖州矿业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一季度兖矿集团煤炭运销总量同比下降 11.6%,国内产销量未能达到预期。虽然营业收入同比仅降低7.83%;但利润同比减盈21.26亿元,亏损5.62亿元。重压之下,这家被称为山东“最赚钱”的上市企业,今年五月份迎来了第一次降薪和大规模裁员。
山东能源集团一季度煤炭销售收入下降 14.1%,综合煤价同比下降 147.49元/吨,利润降幅接近六成;库存增长115%,应收账款大幅上升。而淄博市内22家煤炭生产企业,仅有6家保持在盈亏平衡或者略有盈余的状态,亏损比例约占七成。
煤炭大省山西在此次煤炭行業所遭遇的困境中也顯得尤爲突出。
今年一季度,山西同煤集團、西山煤電集團、晉煤集團、汾西集團、霍州煤電集團已跌入淨虧損區間,陽煤集團、中煤平朔集團、潞安集團利潤同(煤炭發熱量測定儀)比大幅下跌。1-4月,山西全省煤炭行業實現利潤82億元,同比減少48.24億元,降幅高達69.3%。
煤企集體陷入困境,已經影響到了當地稅收。山西煤炭(煤炭發熱量測定儀)生産行業今年一季度入庫增值稅119.6億元,同比下降32.13%,減收56.63億元;山西煤炭運銷行業一季度入庫增值稅10.06億元,同比下降46.62%,減收8.79億元。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4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煤炭發熱量測定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6%,利潤同比下降43.6%。部分大型企業集團出現虧損,個別企業出現了貸款發工資和推遲發工資的現象。
截至4月底,全社會煤炭庫存2.92億噸,比社會正常庫存多1.5億噸左右。
煤炭業的黃金十年已經成爲讓煤企懷念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