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中硫分是怎樣形成的?煤質儀器
发布时间:2013-11-21 点击次数:1079次由于煤是由植物形成的,而植物又有纖維素、半纖維、木質素、果膠質、樹脂、蠟質、孢子、花粉、角膜質及蛋白質等組分(如莎草植物中含有7% -10/0的蛋白質,一般的木本植物也含1%-7%的蛋白質),且蛋白質中的硫含量爲0. 3%-2. 4%,大多
在0. 5%-1%左右。所以對于全硫含量爲0.5%以下的低硫煤來說,其硫分可認爲主要都來自成煤物質中的蛋白質。
對硫分高至2%-4%以上的高硫煤來說,其硫分不只來自植物。從國內外的研究結果表明,凡是含硫高的煤層,絕大部分都是與海水有關。因爲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硫酸根離子。當海水退去後,就有相當量的soz.留在地表。(煤質儀器)當植物在泥炭沼澤中經曆泥炭化過程時,常會釋出CH。等還原性氣體。這些氣體會使硫酸鹽還原成單質硫和H2S。這兩者在泥炭沼澤的還原環境下會和泥炭的有機質反應而形成有機硫。例如廣西的合山、廣東的南嶺等煤田都是在海水退去的淺海、閉塞的瀉湖海灣環境下形成的。因此有的硫分高達7%-8%以上,而且有機硫占大多數。當泥炭沼澤中流人較多鐵離子的時候,則形成黃鐵礦、白鐵礦以及磁黃鐵礦等硫化物矿。所以凡是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煤田或者是浅海相沉积的煤田,煤中的硫分必然是较高的。但往往有这种情况,(煤質儀器)即使同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的煤其硫分也会相差很大;此外,同一矿区不同煤层的煤其硫分相差也很大。这主要是与不同矿区、不同煤层在形成之前,海水侵蚀时间长短和海水中硫酸盐浓度不同有关;此外,还和不同矿区的古地温不同有关。因为古地温愈高,煤的有机质与硫酸盐、铁盐等反应生成黄铁矿的速度也愈快。在内陆环境或滨海三角洲平原环境下形成的煤田,由于没有受到海水的影响,所以大部分为硫分在1. 5%以下的低硫煤。但某些陸相沈積的煤田,如果在煤田附近有石膏、黃鐵礦、方鉛礦或閃鋅礦等含硫礦物時,則由于這些礦物中的硫在一定條件(如酸性介質)下會以各種形式分毹或溶解而進入煤層,因而使煤的硫分增高。由于煤中硫分,特別是高硫煤中的硫分形成過程十分複雜,且其反應機理也不是非常清楚,因此也偶爾可發現陸相沈積的高硫煤,但其周圍並沒有發現含硫礦物。
在煤炭的工业利用中一般以全硫含量来表示,利用煤質分析儀器中的测硫仪可以精确测量,常见型号:KZDL-6快速智能測硫儀、KZDL-4M快速智能定硫儀、KZDL-8A一体化快速测硫仪。这些型号都鹤壁市正立儀器仪表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煤質儀器,属于库仑滴定法,其主要特点是测硫时间短,精度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