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窘境倒逼中國加快煤炭高效利用
发布时间:2013-09-09 点击次数:1254次能源窘境倒逼中國加快煤炭高效利用
“中國正在加快煤炭資源高效利用步伐,減少能源浪費,這將大大緩解中國資源短缺的窘境。”在6日舉行的亞洲粉煤灰及副産品石膏處理與利用技術國際交流大會上,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副秘書長王書文說。
“中國正在加快高效利用步伐,減少能源浪費,這將大大緩解中國資源短缺的窘境。”在6日舉行的亞洲粉煤灰及副産品石膏處理與利用技術國際交流大會上,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副秘書長王書文說。
此次大會在山西朔州舉行,共吸引了來自美國、德國、瑞典、日本、澳大利亞等國衆多知名專家和企業參加,旨在交流煤炭固廢物綜合利用技術,加強國際合作,從而推動中國企業延伸煤炭産業鏈鏈條,提高綜合利用率。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産國和消費國,煤炭占所有一次性能源消耗量的70%,80%以上的電廠使用煤炭發電。據BP集團7月份發布的《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鑒》顯示,2012年中國煤炭消費量爲1873.3百萬噸油當量,同比增長6.1%,在全球煤炭消費總量中的比例首次超過50%,達到50.2%。
“2020年中國預計要消耗50億噸標煤,所以能源的需求是巨大的。”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說。
巨大的能源消耗使中國對進口能源的依存度大幅提高。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研究員史炜表示,2012年中國石油進口量達到2.71億噸,對外依存度高達56.4%,如果減去海外石油産量,中國對外石油的依賴度實際高達75%。此外,2012年中國天然氣進口量達到了425億立方米,同比增幅達31.1%,占表觀消費量的近30%;也達到了2.51億噸,不僅連續第四年成爲煤炭淨進口國,而且超越日本成爲全球最大煤炭進口國。
令人尴尬的是,能源進口激增背後伴隨的是中國企業的高能耗。中國單位GDP能耗約爲世界平均水平的2255倍,約爲美國的3.3倍,並高于巴西、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
爲了減輕能源消耗壓力,中國政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在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同時,從去年底起陸續出台一些列措施,加快煤炭這一最主要能源的高效利用步伐。
2012年底,中國電監會實施了《電力企業節能降耗主要指標的監管評價》,從發電標准煤耗、供電標准煤耗、電網綜合線損率等方面嚴控電力企業能耗損失和電力生産輸送成本,推進低碳電力發展,一些效果顯著地電廠甚至得到補貼地方政府的財政獎勵。
“这将有力地推动电厂进行技术升级和对发电机组进行优化,从而降低耗煤量,提高发电效率。” 山西省一位电力企业负责人说。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等10个部门还联合出台了新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新建和扩建燃煤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中须提出粉煤灰综合利用方案,从而延伸煤炭产业链,增加煤炭資源的附加值。同时,通信部全面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节能降耗,7月份公布了今年第一批淘汰落后企业名单,涉及19个行业,1294家企业。
影響更爲深遠的是,中國正在加快低熱值煤發電的步伐。中國有高達40多億噸的煤矸石堆存量,是一座十分巨大的能源“寶庫”。但是很可惜,這些低熱值煤絕大大多數卻被廢棄了,由此造成的能源浪費無法估量。
爲鼓勵電力企業從這些“黑石頭”中挖“能源”,國家能源局積極推進低熱值煤發電,並今年6月底正式將1920萬千瓦低熱值煤發電項目核准權限委托給山西省政府,首次把能源項目的核准權限委托給一個省級政府。這將推動這個産煤大省在兩年多時間內,將低熱值煤發電裝機容量將由目前的600萬千瓦增加到2600萬千瓦,並將對全國産生積極的示範和推動效應。
这一系列措施凸显了中国政府可续发展的决心。分析人士表示,到2020年,中国最重要的45种矿产资源中,仅有6种能够基本自给,煤炭資源也将面临需要大量进口的风险,加快煤炭高效利用步伐,对于缓解能源窘境和维护国家能源安全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